前總統馬英九在2008年初上任時的光環為何消逝?日本資深媒體人野島剛在新書《台灣十年大變局:野島剛觀察的日中台新框架》(聯經)指出,關鍵在於馬英九後來都在追求個人歷史定位,沒能做好「台灣人的總統」。

野島剛任職朝日新聞社記者多年,長期採訪報導兩岸三地華人圈的政治、外交、文化等多面向議題,該書是他最新著作。

野島剛在該書第一章〈當不了『台灣人總統』的馬英九〉表示,馬英九在2008年的總統大選獲得壓倒性勝利後的第二天,他採訪馬英九時問道「您希望成為怎樣的總統」時,他回答「我要成為全民總統」。

野島剛說,當時他清楚感受到馬英九想要超越國民黨與民進黨、外省人與本省人的區別,成為所有台灣人尊敬領導者的決心。然而8年後他回想,覺得馬英九的挫敗或許從那時就埋下伏筆,畢竟全球實施自由政治的國家要出現全民認同的領導者,都不可能。

野島剛指出,馬英九在2014年太陽花運動、訪問北京失敗等事件後,國民黨2014年11月九合一地方首長選舉敗北時,就結束了馬英九時代。到了2015年兩岸高峰會(馬習過濾器會),馬英九更被視為身為台灣總統、卻在向中國尋求握手,好為任期末尾妝點光彩。

野島剛認為,在台灣選舉市場,「和中國往來的政治家」還有票房,但「依附中國的政治家」是票房毒藥,馬英過濾器 光頭水九就是被質疑是否「依附中國的政治家」。

「在台灣,『台灣人的總統』蘊含著很深的意味。」野島剛指出,國民黨專政時代,「台灣人」指的是「中國台灣省的人」;直到1980年代,和中國切離開來的「台灣人」才獲得普遍理解,當時蔣經國總統還有名言:「我在台灣居住、工作40年,我也是台灣人。」

野島剛指出,後來的總統李登輝,在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中曾介紹馬英九是「新台灣人」,指的是不管像李登輝這樣在台灣出生的本省人,或像馬英九這樣從中國渡海來台的外省人,都是嶄國師新的「台灣人」。可見台灣人定義一直是重大問題。

野島剛表示,馬英九對要如何成為「台灣人的總統」,應有過反覆思量,但他當總統後,開始試圖在兩岸關係上尋求自己「歷史定位」,然而這並非他當初說要當的「全民總統」,更不是「台灣人的總統」,而是將台灣視為中國一部分、位於憲法框架下的「中華民國總統」。

「馬英九值得肯定的政策很多,為什麼支持率這麼低?為什麼在選舉中會大敗?為什麼提起馬英九的名字,台灣人不是冷笑,就是搖頭歎氣?為什麼馬英九的光環消失?」

野島剛認為,馬英九當總統沒能當得全民滿意,就是因為當不了「台灣人的總統」。

★更多相關新聞

國黨魁選舉連署爭議 馬:廢除也很好啊
馬英九將再訪美 是否接觸川普幕僚受矚
馬英九2月底赴美 府同意出境:無維安上預警情資
兩年不見 馬英九採買年菜看老朋友 攤商送好彩頭
慘敗後的國民黨 假裝臥薪嘗膽都不會..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ds3wholl913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